糾正對老的看法


@馮禮慈 - 2014/04/10

今天全球社會面對著一些共同「大挑戰」(“grand challenge”),例如氣候變化啦、恐怖主義啦,另一個共同的「大挑戰」是社會老齡化,即是社會中老年人口所比重愈來愈高。是的,發達國家自1840年開始,女性平均壽命每隔十年就增壽兩個月。 一百七十多年來增壽多少,你自己可計計了。

對社會老齡化,大家的反應幾乎一致感到擔心、焦慮,都很負面,大家都認為老齡化是一個嚴重問題。媒體一講到高齡社會都以“負擔”、 “成本”、「沉重」等字眼去形容。這觀點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不過,它其實已過了時。

如何過時?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社會政策教授Alan Walker說一般人對社會老齡化的看法過了時二十年!人們以二十年前人口結構狀況去評述今天的社會情況,這之間出現了20年「結構化滯後」(“structured lag”),想法總停留在過去。例如,長壽革命和健康科學已靜靜的發展,令人壽命普遍延長,今天「七十歲是新的五十歲」,即是今天七十歲的人健康狀況大概等如以前五十歲的狀況(所以香港打算將退休年齡延至六十五歲,很合理)。中老年人收入增加、貧困減少(雖然仍遠未消除),全球新趨勢是延長工作年限,代替一直夢想早退休。

即從就業早早出局對超過100萬人正在超越其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出現了一個重大的文化轉變也是如此,在文學,藝術和時尚一些針對以後的生活。和抗衰老行業是價值數十億英鎊。

圖:馮禮慈
  圖:馮禮慈


#####

星島日報, 2014

[ #生活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馮禮慈 Terms

Author @馮禮慈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